投资中的天花板思维
投资中不同标的的最终表现挺值得深思的,例如Dell在如日中天的时候,大约是2004左右,那时我在厦门dell,有次听我老板的老板说她参加一个会议里Michael Dell和Bill Gates为了供货的事情吵架,那个时候真心没觉得微软哪里比Dell强,但是今天两者市值和行业地位已经大大不同。
这就引发一个思考,为什么软件比硬件要好赚钱?有很多原因,其中一条也许是软件和硬件有不同的性能天花板。
首先我们定义Dell的核心能力,就是分销和组装。在组装角度,Dell当时在厦门的工厂盖得很漂亮,一层是工厂,我们这些做业务的就在二层三层办公。中午没事了就到楼下阴凉地方抽烟聊天。那时,Dell在组装角度是领先业界的。
Dell采用先下单后组装的模式,这是一种定制化的模式,这种模式下SKU众多,所以协同能力要求很高。记得我们当时用的一个SKU定价系统叫什么SMARTS系统,作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维护好里面不同SKU的价格,以及教会销售怎么使用 - 因为实在太复杂了。
Dell进入市场是打IBM和HP,这两个老大哥的生产模式我不熟悉,但很明显他们无法应对,尤其是IBM,最终卖给了联想。
但是组装效率是有其天花板的,你优化到一定程度就没得优化了,那么后面就是拼人工成本,所以逐渐的,Dell把越来越多的生产外包给富士康等组装厂 - 这在当时生意上看起来是OK的,但战略角度,意味着和竞品相比,Dell在性价比角度的优势到头了 - 你没了组装的优势,就意味着没有优势了。
那我们反过来再看微软,微软的核心工作是做软件研发,拿Office举例子,这个天花板几乎是无限的,因为你可以不停的在office上堆叠功能,领先竞对。
所以投资的第一条是找到核心价值链,并且评估其天花板。如果有天花板,那对不起你只能赚增长的钱,但是没法基业长青。
再举个例子,为什么做芯片的公司估值高?因为芯片的进化永无止境,现在主流产品是7nm吧?但是最新研发2nm的已经出来了。人们总是需要更小、更轻、性能更强的芯片,这是因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半大约是建立在硅基础上的。
所以探究这样的天花板,有时需要去考究一些常听到的话,例如摩尔定律,例如软件吞噬世界,背后的理由是什么,是否合理。
天花板有时是可以扩展的。举个例子,2008年我参加一次投资银行的面试,当时我举了腾讯的例子,就是说它当时已经有了几亿用户,虽然收入还不高。这就是一种可扩展天花板的例子。这时需要一些想象力,就是不局限于这家公司当前的业务,而是要看它可能切入的业务。这种公司,如果在早期,因为其主营业务没有被充分定价,也许是很合适的标的。所以第二条:如果一个业务有多个很容易切入的相邻市场,那么其天花板更高,该业务也值更高的定价。这里只看可能性和能力不看意愿,因为市场最终会走向ROI最大的环境。
有时候你有天花板也没关系,只要你有护城河。
拿空调举例子,空调的技术十几年不变,但是空调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,而压缩机的生产虽然没什么技术壁垒,但是压缩机产线的固定成本非常高,那么需要很大的终端零售规模才能撑得起。
格力是通过向上整合,将核心部件压缩机纳入自主的供应链。这带来一个结果,就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,所以这个行业形成了格力和美的双寡头垄断。它成本低了以后,你可以选择低价格同样品质的策略,也可以选择相同价格更高品质的策略。
相比之下,Dell的核心部件则是CPU,但Dell没想法也没能力将CPU整合进来,因为只能拿整个价值链中越来越薄的一部分。
另外的例子,比如说航空业,也是固定成本很高,但同样航空公司很少有能力有意愿将飞机制造整合进来,因为每个独立的航空公司的份额都不够大。所以航空公司虽然承担了很高的固定成本,但却没法实现规模优势。
这里我想有一个大概的市占率范围,我猜测40%的市场份额是一个是否应该整合上游的一个界限。低于40%,你整合下来也很难达到外采的成本。40%是个大约的数字,在不同的行业也许是30%,也许是50%。
再举一个例子,拿我搞了10多年的云服务行业为例吧,AWS全球市占率大约30%,这就有点点尴尬了。因为再高一些,AWS的自研芯片、硬件(当然硬件组装不值钱),就可以形成类似格力这样的整合优势了。
所以第三条:如果有性能天花板,那么如果在市占率超过40%的情况下能通过整合上下游产生协同的规模优势,那也可以。
我们再举一个汽车行业的例子,汽车行业首先是经历百年,很早就大约到了性能天花板。现在的汽车和5年前的汽车相比,成本角度没有太大的优化。那么最终拼的是什么?人力成本。所以中国在经历20年左右的经验学习后,在综合成本(经验+人力)方面逐渐显现优势,在23年5月份也第一次出口超过了日本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。
传统燃油车角度,其实上游整合程度也很高,举个例子发动机是核心部件,而丰田本田他们,都以高效、高可靠的燃油发动机知名。那么为什么汽车没有达到类似空调的寡头垄断效果?
也许是因为两个因素:第一是汽车本身重量太大,所以本地生产/邻国生产优势比从日本运到美国要更大。好那你说本田丰田也可以全球建厂啊,那么也许第二个原因是汽车承载了太多的东西,所以消费者口味多样化。这个不像空调,空调就是简单的制冷制热别坏声音低,大家的需求基本趋同,而汽车这东西,比如国人喜欢大一点的三厢车或者SUV,北美人超爱皮卡,欧洲对两厢车比较青睐。所以很难一款产品打天下。
就是说汽车承载的不仅仅是用途,A到B,还承载了很多感性因素。没有人会对空天产生感情,但是很多人很爱自己的车。那就是多样化需求了。
那么你又说了,在苹果出现之前手机款式也是很多啊,什么翻盖的、什么带天线的。我仍然记得我此生最差的投资之一,就是花了6000元买了一个诺基亚6110,那可是在98年,6k到现在至少算6w吧?但是没办法,为了装逼,不得不买。那个诺基亚领导者6110,承载了我当时意气风发的感情。
所以苹果出来后,是把这种多样化做了分层,就是硬件上归一化,但是软件上多样化。你看,我们又在谈软件,而软件(IOS, App)的升级是永无止境的。今天有抖音明天有王者。
这一大段啰里啰嗦说了个什么事情?总结一下就是:
我们上面说的第三条,在一个需求多样化的市场,尤其是承载了感性因素的市场,是比较难成立的。除非像苹果一样,用标准化来满足多样化需求。好一长句拗口的话,水平还不够,见谅。
用这条把第二条修正一下就是:第三条(更新版):在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市场,如果有性能天花板,那么在市占率超过40%的情况下能通过整合上下游产生协同的规模优势,那也可以产生竞争优势。
我们拿这条规则来对特斯拉进行一下逻辑推理,特斯拉现在是在做上游整合,主要是电池生产。2022年特斯拉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大约是13%,所以可以说暂时还没形成绝对的规模优势。因为这种情况下,一个第三方的电池厂商,可以有比特斯拉电池更高的规模和成本效率。但特斯拉的下游快充貌似得到了其他厂家认可,所以未知吧。有时间我专门做一期特斯拉的分析。
看起来最讨厌的就是多样化市场了,尤其是没法用标准化来实现的多样化市场。所以市场不一定要特别大,有时小一点的市场也很好。小一点的市场,可以集中优势资金,用广告对用户洗脑,将其标准化。这里的例子包括可乐,日化什么的。这些东西,本来是不承载任何感情色彩的,但是通过广告,形成了一个相对单一化的大脑感情记忆,那就有粘性了,这也是护城河。
多样化市场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我从事多年的IT行业,更具体而言就是集成行业。我们的IT需求是多种多样的,而供应方暂时还没法用标准化的形式满足这些多样化需求,所以IT行业活得都不大好。
这里总结一个第四条:对于需求多样化的市场,寻找可以用标准化来提供服务的标的,否则不是个适合投资的市场。
好大致就聊这么多吧。全部总结一下:
第一条:投资的第一条是找到核心价值链,并且评估其天花板,理想的天花板是无限可扩展。如果有天花板,那对不起你只能赚增长的钱,但是没法基业长青。
第二条:天花板也可以是横向的,如果一个业务可以做横向扩展,那么其天花板更高,该业务也值更高的定价。
第三条:在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市场,如果有性能天花板,那么在市占率超过40%的情况下能通过整合上下游产生协同的规模优势,那也可以产生竞争优势。
第四条:对于需求多样化的市场,寻找可以用标准化来提供服务的标的,否则不是个适合投资的市场。